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换一张 注册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中国乡村网 > 乡村文化 > 民间艺术 > 评论家称剧种移植剧目减少对于文化积淀有害 返回首页

评论家称剧种移植剧目减少对于文化积淀有害

时间:2010-12-31 10:10来源: 作者:
 

    中国戏曲历来就有剧种之间进行剧目移植的传统,近现代最为成功的例子莫过于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的京剧红色经典《沙家浜》。但是近年来,受制于追求原创以及知识产权等因素,当年昆曲《十五贯》被全国近百个剧种、上千个剧团移植的现象却并不多见了。不过近期,这种被很多业内人士极力倡导的创作方式又成为了戏曲舞台的亮点:根据经典川剧《死水微澜》改编的同名青春京剧,于昨日起在北京大兴剧场参演“2010年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北京京剧院移植自粤剧的《孽海情》也正在排练之中。

    1995年,川剧名家田蔓莎以当时罕见的高价买下了由著名剧作家徐棻根据作家李劼人的小说《死水微澜》改编的同名川剧的首演版权。此后,该剧不仅获得了“文华大奖”,田蔓莎还一举摘得“二度梅”。

中国乡村网

    此次徐棻之所以能将京剧版剧本交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手中,主要是由于原川剧主演田蔓莎将亲自担任导演。不过排演之初却并不顺利,田蔓莎介绍说:“开始时两个剧种常常要‘打架’。川、京两个剧种的唱腔风格不同,如要用传统京剧的唱腔来编曲,那原剧中的许多唱词都必须删减或重新编写,这样一来会影响剧本中原有的文学性。”最终,虽然川剧中的大量四川土语、俚语做了酌情删减,四川方言统一改成了京白,但依然留下了如“婆娘”、“袍哥”等方言称谓,让观众在欣赏京韵的同时,仍能体会到浓浓的蜀地风情。与此同时,京剧版还设计了一些能体现演员特色的武戏开打场面,使整出戏色彩更为丰富、节奏也愈加多变。 乡村网

    京剧版《死水微澜》并非近年来剧种移植成功的个例,今年的秦腔艺术节上,一出移植自京剧程派经典《锁麟囊》的秦腔剧目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作品。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表示:“移植不仅成本低,而且最符合戏曲流传的规律。”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则表示:“剧目移植是繁荣戏曲创作的一条捷径。” 中国乡村网

    但是这样一种在戏曲界有普遍共识的创作方式为什么在当今创作中却并不多见?戏剧评论家傅谨表示:“很多院团过于强调所谓的原创性,再加上知识产权等问题,使得剧种间移植剧目的例子减少了,这种现象对于文化积淀是有害的。有一个阶段,文化部曾经想把获得‘文华奖’剧目的版权买下来,鼓励其他剧种移植,这对于创作的繁荣是很有意义的做法。不过有些不成功的移植也为这种创作方式减分不少,不同剧种间地域风貌迥异,语言不同,剧种特色不同,在表达上就要做相应的变化,如果只‘移’不‘植’是很难得到观众认可的。”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从《死水微澜》的改编看到了戏曲跨界创作所带来的活力,“戏曲的程式规范严谨,剧种之间以及行当之间泾渭分明,为戏曲带来精致,也同时带来制约。跨界是一种利于发展的有效突破。跨界不仅仅在于剧种之间,也有着更加宽广的艺术和文化的空间领域。”

本文来中国乡村网


------分隔线----------------------------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热图鉴赏
经典推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地址: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 通联QQ: